星期五, 3月 17, 2006

蘇絲黃在2006年搞乜鬼?


好不容易避過了擁擠在紅地氈上穿高跟鞋旗袍或清裝的貴賓,我在沙田大會堂看了香港芭蕾舞團的'蘇絲黃'。

芭蕾版的故事結構大概跟195x年的電影差不多 -- 充滿東方神秘異色的'香港'風情、酒吧的紙醉金迷、穿旗袍的長腿中國美女等這些賣點全部齊備。敍事部分很簡單,佔比重最大的是酒吧的連場熱鬧群舞場面。Big band和金光閃閃 (衣服的閃亮銀片和雪白玉腿)的舞蹈員以拉丁舞混合芭蕾,成功營造出舞廳般火辣辣的場面。 但一整晚我都在看漫天飛揚的大腿,有點懷疑真的到了大富豪。

雖說看故事芭蕾/舞劇不在於看故事,其中的舞蹈才是重點,但故事能否引領或說服觀眾感受到舞劇中的情感也是重要的(如果編舞有這個意思)。舞劇中的蘇絲黃跟洋畫家一見鐘情,一夜纏綿後她(之前跟別人生下的)的兒子神秘死亡,接著是媽媽生迫她接受警官的追求(比較像非禮),她被他高舉幾十次後不情願地跟了他走,之後她折返無人的酒吧,洋畫家便與她共舞然後接吻落幕。我想沒有看過電影的觀眾應該不明白那兒子跟這個故事的關係,而他們的愛情故事又好像簡單了一點。至少電影版的蘇絲黃比較有血有肉——她既要強又痴情,內心的’婊子’與’處女’不斷交戰,要扮富家女來平衡當吧女所受的心靈損害,所以她與洋畫家其實是經歷了一段心理戰才能走在一起的。而山泥傾瀉一幕有它的作用: 一邊要反映香港人居住山邊木居的現像(電影裡的木屋居民像野人),一邊讓因失業而自暴自棄的洋畫家瘋狂的要找回蘇絲黃,令他們重逢後感情更深。
舞劇中的'中國元素'也真教人費解 -- 為什麼香港街頭會有人跳絲帶舞,捧著鳥籠的阿伯為什麼會穿織錦短褲,而拜祭亡兒的蘇絲黃為什麼連香也掉進元寶裡一起燒呢?

而當之前不少舞蹈工作者都演過有關’蘇絲黃’的舞作,而他們都是再創造或戲虐、或批判,那麼現今全套搬演這個一般人都覺得不合時宜或者’政治不正確’的故事,就需要一個很強的理由,又或者只是勇氣可嘉?若果這些都不重要,剩下的就只有連場靡靡之音了。

也有喜歡的:足料的50年代大傘裙、大樂隊、懷舊水晶燈,和一向優雅但能變身風情萬種的舞蹈員。

星期五, 3月 10, 2006

Blog海孤雛


有誰能告訴我如何能在這blogger加header photo?? 我連怎樣upload和html貼在哪裡也不知道啊

還有如何加分類?

謝謝!!!!!!

yes i'm a super idiot....

星期二, 3月 07, 2006

奇文共賞 – 「大力倡導」寧死也不要綜緩的「傲骨」, 可是, 人家真的死了啊!

小時候很敬佩報館裡工作的哥哥姐姐,也覺得報紙登出來的都是可信的,但現在呢?’維園阿伯’crossover希特拉式的謬論才是氣候?

本來這樣的東西不值得為之傷神,但畢竟是「大報」,實令人憂心。這是什麼邏輯: 有人濫用綜緩 = 大部分領綜緩的人都是濫用 --> 那麼所有人都不要領, 情願餓死好了!!

紅色是本人highlight奇文的重點及「精彩」部分,我的評語在藍色方括號內

【東方日報專訊】(7/3/06) 傲骨未折身先死 長使孤兒淚滿襟

子夜時分,人們都熟睡了,街道上幾無一人,但二十多年來,靠檢拾垃圾維生,養活了五名女兒的四十九歲婦人黃婉珍仍在辛勞工作,她每天將檢回來的紙皮放在垃圾站,留待翌日變賣作家用。積勞成疾的她,似有不祥之兆,日前曾對女兒說:「可能我過不了五十歲生日了。」想不到一語成讖,就在這寒風凜冽之夜,她瘦弱的身影終於在昏暗的街頭倒下,空留下對子女的懷念與無盡的哀痛!

黃婦本有一幸福家庭[嫁這樣的人還算幸福家庭嗎],但自長女出生後,其夫態度即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埋怨黃沒有子嗣,無以繼香燈,並動輒大發脾氣。黃為追一男丁,繼後四次懷孕,可惜均是女兒,夫婦感情每況愈下,她不但被人多次動粗,家用無著,最後和五個女兒離開原來住所,遷往安居住。

黃婦這些年來,一直靠一雙手養活自己和五個女兒,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休息,每天工作十九小時,從未出外旅遊,雖然生活如此艱苦,但她仍然堅持自食其力,不願申領綜援。她曾對女兒們說:「做人要靠自己努力搵錢,咁先用得光彩,所以一定要努力讀書,唔好好似我咁要做粗活。」

黃婦的不幸去世,是二十一世紀香港的人間悲劇[這正是作者倡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令工資在資本家控制的「市場」下無限下調的結果 – 為什麼有人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休息,每天工作十九小時」呢?],也是近年來最感人[感人? 不是心寒嗎?]的現實故事;黃婦之死,不但揭開了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的黑幕,同時,也顯現了中國人天生傲骨和自食其力、艱苦卓絕的優良品質[這種優良品質是不用吃不用睡,須要偉大祖國發展基因改造呢!!]

很可能,黃婦之死會被福利主義分子利用作要求政府增加綜援的理由,但相信這絕非黃婦的本意,因為她在生時一身傲骨,死後同樣不會接受嗟來之食[因為「傲骨」的精神,所以黃婦是*應*該*病死也不應在絶境時尋求緩助?] 當然,如果增加綜援可以避免香港發生同樣悲劇,相信香港人是絕不會吝嗇自己的所有。然而,黃婦的情況並不能代表今日綜援人士的處境。試問,今日申領綜援者,有多少人是失去工作能力,瀕於絕境的呢?[數據呢? 那麼報紙常見那些丈夫因工傷死亡、兒女尚小而申領綜緩的婦人是假扮的?]

我們每日所聽到[這是報紙啊,為什麼資料是「聽」回來的?]綜援人士的悲慘處境,並非缺衣少食,過於辛勞,而是食無魚、出無車、缺外遊、少享受而已[那麼香港政府也真的無能耶!]同樣,他們亦鮮有積勞成疾這回事,反而是有些人太過空閒要靠賭錢打發日子,有些人甚至拿綜援去包二奶,所以如果藉黃婦之死去求增加綜援,那絕對是違反了她的意願。相反,我們應該大力倡導黃婦自食其力、艱苦卓絕的精神,[所以,若果黃婦這次沒有死,難道為了「自食其力、艱苦卓絕」,還要她多做幾分兼職嗎拼了老命嗎?] 讓所有申領綜援人士都能堅強的站起來,脫離這並不光彩的安全網。[既然有人濫用綜緩,那麼最合邏輯的辦法不是打擊欺騙的人,然後把資源用來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嗎? 真正有需要的人去領沒有什麼「不光彩」的吧??]

此外,黃婦的悲劇根源並不在於經濟問題,而在於社會風氣的衰敗,傳統家庭觀念的破裂。[不是經濟問題是什麼? 如果她可以有一分足以維持生計而工時合理的工作, 還用死嗎?]所以,我們不能再依靠社工去維持一個幸福的家庭,而應該將用於社工的龐大開支,用作化社會,重建中國人社會父慈子孝,五代同堂的傳統,並通過各種社會育和措施,避免離婚率增高,盡量維繫完整的家庭,這樣才是釜底抽薪,解決愈來愈嚴重的單親家庭的不幸的辦法。

[多麼恐怖的社會大倒退!!! 社工回家去吧!!! 讓男人們繼續打老婆吧!!! 作者即是說,問題只在於黃婦婚姻破裂,若果她丈夫沒有嫌棄她和包二奶, 就沒事了,於是社會福利就是浪費?那麼, 即使你真的活在「幸福家庭」中,萬一不幸離婚或喪偶,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別忘記黃婦拼命追「男丁」是為了「中國人的傳統」,而她死忍不仁的丈夫也是因為她想「盡量維繫完整的家庭」。]

[舊時沒有人離婚是因為根本不可以,因為女人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 如果作者搬出(他眼中的)「中國文化」來根治離婚問題,那麼就大搞降低婦女就業率吧!!!]

哲人已逝,風骨猶存,黃婉珍女士雖然不幸辭世,然而她的愛心和高尚品格將永存人心,特步韻詩聖杜甫︽蜀相︾一詩相贈,以慰芳魂:
「夜半空巷何所尋,刮面寒風冷森森。五女無嗣絕夫息,苦命難求觀世音。終日辛勤一雙手,廿年未改慈母心。傲骨未折身先死,長使孤兒淚滿襟!」
[「貞節牌坊」(即是迫死你然後讚你乖) 二十一世紀再現版,本貓無話可說!!! 其實全文長編大論, 只有一句: ‘Survival of the Fittest’—你要麼「有本事」掙錢,要麼有「幸福家庭」,否則你死你的事。]

你猜我們在上什麼課?


真的在上課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