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09, 2015
花子, be ambitious!*
電視劇播完好久,我還是無法忘記花子。先是我對「出身貧窮女性透過教育追求理想」的題材缺乏免疫力,二是片中的古著和服太漂亮。憑那不能隨便印出來的花式我估計那不是一般的戲服,而後來發現至少部份出自東京某古著和服店。在台灣發現了原著傳記《安妮的搖籃—村岡花子的生涯》的中文版,再對照電視劇的異同十分有趣。當然任何作品搬上銀幕或電視都會為了省略或娛樂性作出改動,這無可厚非,然而一些較大的差異還是可以讀出意義。
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是基督教在電視劇上幾乎完全的缺席。傳記裡花子、丈夫村岡敬三一家、花子父親等都是基督教徒。電視劇中花子能夠進入東洋英和女子學校,得靠父親向村中那位很有喜感的地主再轉折向校方求助才能成事,但傳記裡因為花子父親本來就因為信教而認識教會學校的創辦人。雖然兩個版本都是經多番奔走後穫準以獎助生身份入學,但後者似乎更簡單合理。而花子辭去教職後任職的出版社不是如劇中那樣的綜合文藝,而是基督教出版社。而敬三家族的印刷公司也主要是印聖經的。拍人物時不一定要拍他們的宗教信仰,但若果這是人物背景的一大特色或事情推進的主因,刻意隱去了就有點耐人尋味。另一點有趣的是花子父親,他的確有如片中有參與危險的社會主義活動,但並不如劇中那麼滑稽和失敗—劇中他只是傻兮兮的派派傳單做跑腿,還鬧出以為自己被通輯躲起來,卻其實根本沒有人知道他的笑話。但傳記裡他參加過不少活動,擔任過講者之類,而且也真的被捕過,雖然說不上有什麼成就。另,花子除了如片中的兒童文學翻譯家和母親、妻子的身份外,還參與了爭取女性參政權活動。
劇裡添加的東西,除了醍醐和花子哥哥戀愛、敬三又和花子妹妹戀愛的劇情有點假外,都很好看。在咖啡店工作的妹妹是虛構的,但那摩登咖啡店為時代背景提供了很豐富的視覺元素,表現了何謂大正摩登。當兵的哥哥的角色就帶出軍國主義的背景。花子家族裡的確有個類似的人物,但不是哥哥,而是弟弟,但卻是個只會討酒喝、在現實裡的失敗者。
當劇情進入二次大戰後有一段反戰的戲,很好看。我不知道「蓮子」和花子有沒有像劇中那樣為了反戰立場爭論過,即蓮子不畏時局表現反戰的立場,而花子則較為避忌,而令蓮子不悅。花子的傳記裡沒有;我也還沒有開始看白蓮的傳記(我八掛……)。但至少傳記裡花子的狀態和電視劇差不多,她在戰爭中為孩子感到不安,亦因不想向孩子宣揚戰事辭去電台兒童新聞的工作,但因當時局勢緊張,誰敢膽說出質疑戰爭的話也會遭逢浩劫,她也根本沒可能說什麼,算是被動地反戰。劇中蓮子穿著中國友人送的旗袍出席日本女作家們的活動並因為反戰無法與其他人一起為國家乾杯,也許這是浪漫化的想像,現時只知道現實上白蓮自由戀愛的丈夫宮崎龍介出身社運家庭,父親是曾援助孫文的宮崎滔天,本人是律師和社運家。宮崎龍介在侵華戰爭前意圖赴中國議和但失敗被捕,劇中這段用來烘托他夫婦兩為反戰反子。事實有點複雜,宮崎龍介也參與過主張南進政策的活動。不過他們兒子戰死,白蓮一夜白頭,夫婦倆在戰後進行推廣和平活動就是了。
另外電視劇雖然加了虛構角色若干而且戲份不淺,傳記裡有一個角色長年和花子一起生活,但電視劇版沒有出現的,就是家傭阿文。阿文雖然在傳記裡也沒有什麼描寫,但憑她從花子出嫁開始一直在村岡家工作至退休,而花子老年去美國旅遊也帶同阿文的繼任年輕女傭同行,可見他們關係應該不錯。書裡提到花子為了翻譯及各種女權活動忙得連家事也顧不了,唯獨堅持的是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女兒的記憶也提及母親的形象就是案前苦幹,還以為別人家的母親也是這樣子的。但電視裡見到的是花子以女鐵人的勁兒一手包辦煮食清潔育兒翻譯……除了未婚的妹妹同住時幫忙。這個呈現,是因為今時今日已婚女子請女傭即代表家事失職? 即是,今天的理想女性角色比過往更高要求,即妳已不用從女強人與好媽媽中二選一了,因為單做一個已不夠。
*來自劇中花子就讀學校的校長Miss Blackburn 給女學生們的口號「Girls, be ambitious」. 這源自來自美國、日本北海道札幌農學校首任校長William Smith Clark給男學生的訓勉:「Boys, be ambitious」。
星期六, 6月 06, 2015
被殖民殖到隱形的人
小一派位,
電視上出現兩位"雙非"母親,
記者問她們如何看有說"雙非"人搶了本地人學位這個說法,
A說, 吓! 要不是[香港]政府讓我們來[生孩子], 我們怎樣來得了?
B說, 吓! 要不是我們來讀, 你們[香港]的學校有人讀嗎?
身為狹隘香港土人, 聽了得如下分析:
(一) A說你們沒阻止就等於容許, 實情上她是鑽法律空子的, 這個"有空子我就可以鑽, 有什麼問題就責任 在你", 是多麼神級的邏輯! (剛剛才share過'時差出貓'...)。朋友的親戚, 她從中國選擇出國去X國而不是去Y國, 問其原因, 答道: '因為Y國的法制已很完整, 沒什麼空子可以鑽。'
(二), 無論A或B, 自然流露不假修飾, 率直潑辣, 實非扁黃小家的"廣東人"/"香港人"可比。 她們不是什麼五毛, 而是無辜的普羅大眾. 由此可見, 上至至高殖民天朝, 下至殖民政府旗下的人民, 都有一個共通點: '香港原本是沒有人的'. 真是看不到,罪不在他們。
對於自身的存在, 別太武斷啊。你真係肯定你喺度??我現在開始見唔到自己隻手...
(可能英國人在18XX年畫的水彩畫...其實維多利亞和荒野的九龍本來就好多人!!! 只係佢地時運高睇唔到!!!XDDDD)
On TV. Two "double-negative mothers" appeared. ( = neither parents are Hong Kong citizens. They went to the city to delivery their babies and get citizenship. ie. anchor babies)
They were asked their views on sayings that double-negative children might have snatched the school places of local children. They were flabbergasted.
A: 'If not [your] government let us come, we wouldn't have come!
B: 'If not for us, your schools would be empty!'
A has God level logic.
in both cases, HK people are basically INVISIBLE. Maybe we really are, it is not the colonial government/people's fault that they can't see us. Oops, I can't see my hand!!
[有人說, 咁你們香港人去日本也不是一樣。不一樣。首先日本比香港大很多. 香港比中國小很多。但如果日本人說我們買光了他們的東西, 我就不買好了。東西*先*是人家的。]
電視上出現兩位"雙非"母親,
記者問她們如何看有說"雙非"人搶了本地人學位這個說法,
A說, 吓! 要不是[香港]政府讓我們來[生孩子], 我們怎樣來得了?
B說, 吓! 要不是我們來讀, 你們[香港]的學校有人讀嗎?
身為狹隘香港土人, 聽了得如下分析:
(一) A說你們沒阻止就等於容許, 實情上她是鑽法律空子的, 這個"有空子我就可以鑽, 有什麼問題就責任 在你", 是多麼神級的邏輯! (剛剛才share過'時差出貓'...)。朋友的親戚, 她從中國選擇出國去X國而不是去Y國, 問其原因, 答道: '因為Y國的法制已很完整, 沒什麼空子可以鑽。'
(二), 無論A或B, 自然流露不假修飾, 率直潑辣, 實非扁黃小家的"廣東人"/"香港人"可比。 她們不是什麼五毛, 而是無辜的普羅大眾. 由此可見, 上至至高殖民天朝, 下至殖民政府旗下的人民, 都有一個共通點: '香港原本是沒有人的'. 真是看不到,罪不在他們。
對於自身的存在, 別太武斷啊。你真係肯定你喺度??我現在開始見唔到自己隻手...
(可能英國人在18XX年畫的水彩畫...其實維多利亞和荒野的九龍本來就好多人!!! 只係佢地時運高睇唔到!!!XDDDD)
On TV. Two "double-negative mothers" appeared. ( = neither parents are Hong Kong citizens. They went to the city to delivery their babies and get citizenship. ie. anchor babies)
They were asked their views on sayings that double-negative children might have snatched the school places of local children. They were flabbergasted.
A: 'If not [your] government let us come, we wouldn't have come!
B: 'If not for us, your schools would be empty!'
A has God level logic.
in both cases, HK people are basically INVISIBLE. Maybe we really are, it is not the colonial government/people's fault that they can't see us. Oops, I can't see my hand!!
[有人說, 咁你們香港人去日本也不是一樣。不一樣。首先日本比香港大很多. 香港比中國小很多。但如果日本人說我們買光了他們的東西, 我就不買好了。東西*先*是人家的。]
星期三, 3月 04, 2015
給幾十歲人的《海鷗食堂》
去年(非常穩定地)在京都「流浪」的時候在居所附近購得《海鷗食堂》的小說,那時候雖如書中人物一樣出走,卻忙於上課和到處走,沒開始讀。過了近一年,在磨人的慢性病和失眠中往相返方向的熱帶出走幾天,帶上這本小書,意外地十分對,雖然我並沒能做到長時間出走或真的重整生活。
從日本到芬蘭開食堂的Sachie從小跟隨父親習武,過著規律嚴謹的生活,高中後按自己的興趣修讀廚藝,在日本工作存錢多年後(同時中了一筆大的彩票)決定到海外開食堂,獨自一人冷靜地進行出國和開店的準備,彼時三十八歲。高個子的Midori 則自小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大學畢業後在父親安排下在只有伯伯的公司工作多年後才發現自己已過四十,沒有自己的事業(她出任的文書工作很容易地被電腦取代了),父母進安老院後被已婚的兄嫂嫌棄,一念之間毅然決定出走,決定目的地的方式是在地圖上亂指。而主角三人中年紀最大的Masako大約五十開外,也是因長年照顧父母,他們過身後發現自己無事可做,在電視看到芬蘭有趣的空氣結他大賽、背新娘大賽後在沒有什麼計畫之下決定去芬蘭。之後才展開大家在電影裡看到的故事。
這時我帶著兩個月的失眠和這本小書,俯伏在泰國小鎮一所比較便宜的渡假酒店的床上、泳池邊的躺椅上、海灘著,陽光和海風的魔力下睡著了。在這裡,身體好像重設為零一樣,失眠的軌跡被擦白,而患皮膚炎的地方也變平滑了(雖然回到濕冷的香港後又復發了),我自覺像書中人物,到了某個年紀非要整頓一下自己不可。不是下決心幾歲前要怎樣那種,而是轉變自己來找你。就像那年我辭掉走到死胡同的長工,去年的短暫出走,和身邊的朋友也在這幾年間移民、轉行或轉成freelance。
***
而讀了小說,比對較廣為人知的電影版就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以上提及三位主角的背景以及在日本的生活,以及為什麼要出走,並不是電影的重點,因此大部份省略,或只在對話中簡單交代。電影裡人物的出場都有一種不問情由的淡然、本來就是如此的狀態。這個風格在導演萩上直子之後的作品《眼鏡》裡便發揮出來了:所有在海島上出現的人物都有點無厘頭,尤其是每年春天在海灘上做刨冰,又突然消失的神秘婆婆,即在《海鷗食堂》演Masako的Motai Masako。
《海鷗食堂》電影版裡所有神秘的,或超自然的場景,在小說裡都不存在,是導演/製作團隊的創作。如食堂遇到醉酒女士,不諳芬蘭語的Masako完全明白這位傷心的女士訴說的心事,在小說裡是由會話流利的Sachie當翻譯。而丟失了行李的Masako到了森林裡採菇,但把菇全部丟失了;多天後收回行李後,打開是發出金光的菇。小說裡她則在採菇後回酒店房間把菇放進杯麵裡,吃完後嘴巴有點麻痺。而在海邊抱著貓的人在小說裡也出現,不過沒有突然把貓送給Masako的情節,而是把貓像狗一樣拉著散步。還有,一直印像深刻,Masako因丟失行李沒有替換衣服,去Marimekko購物(如果計算她之後穿出場的,應該買了不少)令我呼吸停頓的一幕,也是電影的創作。 我覺得這樣的差異很好,突顯電影和小說各自的特質。小說版寫景和物的地方不多,電影就視覺上非常豐富,如食堂的用品和主角們的衣服;小說裡人物藉對白表達情感,電影版就很多留白。當然小說裡精彩的地方都有拍出來,如Sachie在書店裡見到疑是日本人的Midori,就直接問她「科學忍者隊」的歌怎麼唱,和Midori給愛好日本文化的芬蘭宅男Tomi以漢字拼成「豚身昼斗念」。
芬蘭人物的安排也有和小說很不同的地方。電影中,那個很會沖咖啡的中年男人實情是原來這店原址的主人,他因為懷念舊咖啡機而入去偷, Sachie使出武功把他撻下地,最後當然是把咖啡機送給他,而他也被Sachie的美味飯糰感動了。小說裡沒有這麼溫馨,中年男人Matti是個想金盤洗手的賊,翻遍破衣服的袋子也要付咖啡的錢,而被Sachie撻的男人真的是來打劫的,是Matti以前的同黨。
我手上的文庫本是2006年出的,而電影也是06年的產物,距今已近十年了。似乎今天已成「藝文青」的經典,即是說很「輕」同時令人感覺良好的東西。為什麼我會寫了這麼多...。其一算是記念我幾十歲人第一次看完一本日文小說(雖然要不停地查字典)。幾十歲人要第一次做的事還多著呢。
訂閱:
文章 (Atom)